主页 > 企业博客 > 职教新闻 > 中国石油大学赴中国老挝经济合作区开展社会实践

中国石油大学赴中国老挝经济合作区开展社会实践

2025-08-17 09:17

近日,中石大“共研山海经,同谋未来路”实践团入选全国专项团队,跨越3000多公里,奔赴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磨憨镇的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开展社会实践。磨憨镇距离老挝最近距离仅3公里,这里既是中老文化交融的前沿,也是地处雨林边缘、毗邻跨境的通道。团队以“边疆支教赋能成长,民族团结铸牢根基”为核心使命,通过实地调研、科普宣讲与校地合作等方式,让“强国一代”的初心在3公里国境线旁的耕耘中愈发鲜明。

实践团走进希望小学,为学生们带来多领域的支教课程。学科辅导环节,实践团成员们针对基础学科难点,为学生答疑解惑;科普宣讲则结合学校特色,通过能源专题、自然科学等知识讲解,拓宽学生视野边界。特色手工课程中,漆扇绘制课程让学生触摸传统工艺,从溯源漆扇历史到亲手调色绘制,感悟非遗文化魅力;扎染制作课程通过技法教学,引导学生使用简易工具在布料上创构纹样;“火山爆发”模拟实验与静电实验让学生观察化学反应与静电现象,了解科学原理。实践团还通过组织小组游戏、篮球竞技等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魄,培育团队协作与竞争意识。

 

 

为推动民族文化与体育活动深度融合,实践团开展哈尼宝贝啦啦操教学项目。结合当地学生以哈尼族为主的特点,成员们编排融入哈尼族元素的动作,指导学生的基础律动和队形变换。实践团队开设陕北秧歌与健美操课程,教授学生十字步等基础步法,同步阐释秧歌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底蕴,让孩子们在随节奏挥臂扭腰间,推动非遗文化在边陲校园扎根生长。

实践团与磨憨双拥希望小学学生前往中老界碑,界碑上“中国”二字鲜红醒目,曾服役于边防部队的老兵,结合自身经历讲述戍边战士在雨林中巡逻、在界碑旁值守的故事。实践团成员为孩子们讲述界碑的意义——它是国家领土主权的象征,是戍边战士日夜守护的见证。

实践团联合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消防救援大队打造“沉浸式安全教育基地”。学生在消防员的帮助下体验各种训练设备,体验消防队员每天的体能训练项目。消防员现场介绍火情瞭望无人机、液压破拆工具组,演示热成像仪在雨林火场的实战应用,为学生展示各种类型的消防车及其内部装备,介绍具体用途和作用。消防员在院内设置模拟火场,帮助学生学会使用消防设施,应用灭火知识。

实践团来到磨憨烈士陵园,在纪念碑前鞠躬致敬,表达对烈士的深切缅怀。进入烈士展示馆,实践团成员聆听讲解员讲述磨憨地区的革命历史背景。在实物展示区,讲解员逐一讲解泛黄的书信、磨损的军装、锈迹斑斑的步枪等实物展品的来历。

实践团成员深入基层一线,与边境地区警务工作者、社区服务人员及公职人员等群体面对面交流,了解其在维护边境稳定、推进社区治理、落实民生服务等工作中的职责使命与实践经验,近距离体悟基层工作者扎根一线、履职尽责的奉献精神。

从雨林边缘的泥泞山路到界碑旁的烈日值守,从烈士陵园的肃穆瞻仰到希望小学的课堂耕耘,实践团在磨憨的每一步实践,都将“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精神融入点滴行动。“几十斤的教具都是我们顺着山路运上去的,别提来的那天多狼狈了”“我第一次住这样的环境,但是讲课时看着孩子们的笑脸特有成就感”,实践团成员们用朴实的话语分享着艰辛与收获,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中石大人的责任与担当。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安全与海洋工程学院

上一篇:北大团队发布首个复数量化模型iFairy 下一篇:中石大实践团赴多省市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

相关产品

你可能也喜欢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电话:13817525788 021-36334717
021-36334727

邮箱:dinbon@163.com

售后:021-55158775

邮箱:dinbon@163.com

扫码关注公众号

顶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