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北京大学“科技创新年”工作主题,促进科技创新和学科发展,北京大学医学部机关党委、科学研究处、学科建设办公室、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联合主办2025年医学科研能力大赛。本届比赛由北京大学医药卫生分析中心、医学部实验动物科学部具体承办,医学图书馆提供特别支持。比赛自9月底启动,历经初赛和决赛两阶段,全面考察参赛选手的实验动手能力、医学科研基础知识及团队协作能力。
10月22日,大赛决赛在逸夫楼209报告厅举行,从初赛中脱颖而出的12支队伍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研实力较量。医学部副主任王嘉东出席比赛,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院长王存玉院士担任评委会主席,相关职能部门与直属单位领导、专家评委现场指导,100余名师生到场观摩。

活动现场
王嘉东在致辞中充分肯定本次比赛的重要意义。他指出,高质量科技创新离不开高水平技术体系的全面支撑,各单位联合举办、承办本次比赛正是落实学校年度战略部署、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他希望各位师生、选手们坚守厚道初心,精进业务本领;强化交叉融合,推动协同创新;拥抱时代浪潮,赋能科研实践。
本届比赛共有19支来自各学院、医院、机关和直属单位的队伍报名初赛。初赛中各队以“AI在医学技术中的应用”为题撰写综述、进行脑组织切片及免疫荧光染色实验。决赛设置动物实验操作、科研知识问答和前沿技术展示三大环节,考察选手“能动手、善思考、会创新”的综合能力。

实验操作环节
在点评中,王存玉高度评价了队员们的医学科研素养,并表示,北大医学每一项科研成果背后,都离不开多学科协作和支持团队的付出。医学部科学研究处处长王坚成作为主办方代表表示,本比赛为研究技术系列青年教师构建了一个切磋共进的高水平舞台,他希望未来有更多师生参与,为北大医学科技创新注入新活力。
本届比赛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最佳操作奖、最佳展示奖两项单项奖。来自各单位跨学科、跨专业选手的参与,体现了北大医学学科融合和创新发展趋势,也为更多青年教师提供了交流展示平台。

合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研工作者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骨干,要拿出“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劲头,放开手脚创新创造,为建设科技强国奉献才智、写下精彩篇章。以比赛为契机,医学部机关党委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努力营造医学科技创新浓厚氛围,提升拔尖人才培养质量,为推动北大医学高质量发展、服务“健康中国”战略贡献智慧和力量。
来源:北大医学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