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企业博客 > 新品推荐 > 深化产教融合新模式,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深化产教融合新模式,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2025-05-12 09:04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深化产教融合新模式,建筑与轨道交通学院与西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共建“校中厂”——智慧建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面向新型建筑材料、数字建筑、装配式建筑领域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现“产学研训”一体化发展,为西安区域经济发展和建筑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人才支持。基地被西安市教育局认定为“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所在专业群入选陕西省“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
  搭建真实生产场景
  “产业链”与“教学链”精准对接
  强化基地硬件优势,铸就优质实训基地。学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总投资2000万元,建筑面积2900平方米,设备总值1350万元,包含建筑材料检测试验(13个试验室)、BIM技术应用实训室、BIM技术研发中心、装配式建筑虚拟仿真实训室、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实训基地等,每年接纳1560名学生开展教学实践,完成5000学时以上的实训课程教学任务。基地引入先进的建筑材料生产设备、数字建筑设计软件和装配式建筑构件制造工艺,让学生在校园内就能接触到真实的生产流程。
  发挥基地人才优势,校企共结教学成果。西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基地配备管理人员4名,专业技术人员22名。进驻人员在完成建筑材料检测及装配式构件生产加工业务的同时,还承担学院的课程教学、课程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教育教学工作。校企合作组建“双师双能型”混编师资团队,聚焦智能建造领域,围绕智慧设计、智能检测、数字测绘、数字工程造价,合作开发实训项目200余项,建设实训课程18门,出版新型活页式教材6部,出版省级“十四五”职业规划教材1部。
  深研合作育人路径
  “产业链”与“科研链”协同发展
  凭借基地技术优势,校企共创科研项目。学院组织师生在基地攻关建筑标准化设计、装配式施工和数字化建造等技术难题,依托技术优势开展《BIM技术在市政桥涵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城市市政综合管廊施工方案研究》等创新项目研究10项。学院与西安市市政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共同完成“城市照明工程路灯施工方法”等真实工程项目5个,校企共同合作完成5项专业标准制定,正式出版规范专业标准2部,完成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7项,完成院级科研课题9项。
  放大基地资源优势,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学院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依托基地产业链的资源优势及基地资源,联合西安三好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直接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活动。先后开展4项技术服务横向课题,将科研成果及时应用到企业的生产实践中,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发挥了高校的科研创新职能,为高职院校更新新型建筑材料、数字建筑、装配式建筑领域教学内容提供支持。
  锚定社会服务需求
  “产业链”与“服务链”深度捆绑
  注重发挥平台优势,拓展合作服务渠道。学院成立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等5个技术服务团队,为西安市智慧建造产业产教联盟所属中小微企业提供智能建造技术支持服务。服务团队与陕西建大检测鉴定有限公司合作勘察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学窑洞楼建筑安全状况,并出具鉴定报告;协助陕西桩鑫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完成“新建西安至安康高速铁路站前工程XKZQ-1标段”桩基工程施工项目,效果良好。
  调配基地服务优势,共促校企良性互动。学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充分发挥产教融合创新研发平台的服务优势,依托建筑材料检测、新型材料研发等技术强项,面向地区中小企业、政府和事业单位开展相关行业社会培训服务,开拓地区现代建筑工程行业培训服务和技术服务市场。基地每年承担企业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等施工现场人员培训1100人次,服务建筑行业及支柱产业发展。
  未来,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轨道交通学院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不断创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持续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焦安红 赵 洁 张继亮)信息来源: 《光明日报》2025年05月12日09版
上一篇:为学生厚植“爱林”深情怀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产品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