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越剧团首登北大舞台,越剧《织造府》讲堂献演
2025-10-29 07:0010月18日晚,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和第十六届曹雪芹艺术节重点内容,“越·金陵——南京市越剧团北大演出季”诗韵越剧《织造府》在百周年纪念讲堂观众厅上演,这是讲堂与南京市越剧团首次合作。《织造府》通过曹雪芹“魂穿”笔下世界的独特构思,为古典文学名著的当代解读提供了新颖视角。


演出现场
南京市越剧团作为全国三大越剧团之一,自建团以来创作了《柳毅传书》《南冠草》《莫愁女》等众多经典剧目。作为“金陵三部曲”的收官力作,《织造府》延续国内顶级创作阵容:由三获曹禺戏剧文学奖、六获田汉戏剧奖剧本奖的江苏省戏剧文学创作院院长罗周执笔编剧;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著名京昆武生表演艺术家翁国生担纲导演。


演出现场
该剧突破传统叙事框架,以曹雪芹重返江宁织造府并穿越至《红楼梦》书中世界为主线,通过与林黛玉、薛宝钗、贾母等角色的对话,探讨了“要不要续写后四十回”这一文学史命题。在舞台呈现上,领衔主演李晓旭精准把握角色跨度,从落魄沧桑的中年曹雪芹,化身为有着贾宝玉肉身、曹雪芹灵魂的穿越者。而由“05后”新生代演员饰演的“金陵十二钗”以清新灵动的表演贯穿全剧,营造出虚实交织的红楼意境。舞台通过品字形延伸舞台与大写意舞美设计,构建起四季流转的诗意空间,而曹雪芹从黑衣到象牙白长衫的服装变换,更成为角色心境转换的视觉象征。剧中,曹雪芹最终喊出“不删了,不改了,不写了,《红楼梦》八十回够了”,既是角色情感的爆发,也展现了当代创作者对这一文学经典残缺之美的温柔解读。

后台探秘
演出前,北京大学越剧社同学们深入后台,与团长李晓旭及剧组人员展开交流,亲身感受传统戏曲的幕后魅力。演出结束后,演员们在旭日厅举行带妆签售,戏迷观众热情参与,不少观众在社交平台分享观剧感受。一位首次观看越剧的学生感叹:“没有想到传统戏曲还可以这样展现名著经典,让创作者入戏对话角色,这种设置特别现代。”另一位观众则认为剧作对“《红楼梦》为何止于八十回”的美学解答,重塑了其对缺憾之美的认知。
讲堂历来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戏曲艺术的展示与弘扬。多年来,讲堂舞台不仅见证了京剧、越剧、昆曲等艺术的代代传承,更积极推动传统戏曲在青年观众中生根发芽。此次南京市越剧团的《织造府》通过“作者对话文本”的独特视角,将《红楼梦》的创作过程本身升华为审美对象,既保留了越剧柔婉抒情的特色,又注入了现代戏剧的思想深度。演出不仅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更实现了青年戏曲人与青年观众的双向奔赴,为未来更多越剧作品走进北大开启了新的友谊篇章。
信息来源: 北大会议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