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企业博客 > 职教新闻 > 北京大学举行第三期碳中和沙龙

北京大学举行第三期碳中和沙龙

2025-10-16 08:41

为顺应国家推动气候治理、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战略部署,9月26日下午,在能源基金会的战略支持下,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举办第三期碳中和沙龙,以“我国臭氧和氢氟碳化物的控制策略”为主题,邀请众多气候治理领域的顶尖专家,共同探讨臭氧与氢氟碳化物这两类非二温室气体控制的最新进展与未来方向。

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李歆代表主办方对各位专家的参会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表示,碳中和沙龙是能源基金会委托碳中和研究院举办的重要活动,旨在总结北大承担的相关能源基金会项目的进展,推动碳中和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未来的碳中和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第三期碳中和沙龙现场

主旨报告环节,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碳中和研究院双聘教师胡建信分享了关于氢氟碳化物控制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中国在控制排放方面的努力与成就。他指出,氢氟碳化物作为重要的含氟温室气体,其排放控制对全球气候治理具有重大意义。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氢氟碳化物生产和出口国,承担着重要的国际责任。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碳中和研究院双聘教师陆克定深入剖析了臭氧与PM2.5协同防控的原理与技术路径。他指出,随着我国大气污染形势的变化,二次污染物已成为空气质量改善的核心问题。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大气污染防治既是未来实现空气质量深度改善的关键,也对协同气候变化应对具有重要意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胡建林则以长三角地区为例,通过详细的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揭示了长三角地区臭氧污染的季节性变化、年际变化以及气象因素对臭氧污染的影响。他指出,需要从人为减排和气象条件两方面入手,制订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有效应对臭氧污染挑战。

专家点评环节,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柴发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龚山陵,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陈良富,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彭林,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研究员、碳中和研究院双聘教师张川对三位教授的分享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碳中和研究院双聘教师张远航院士对本次沙龙进行了总结性点评。他强调了对臭氧问题系统认识的重要性,并表示,要从概念、理念上进行总结提炼,形成对问题的基本共识,以大气氧化性为核心,统筹大气污染的系统研究,进而在基础研究的基础上研发相关的系统治理技术体系。

能源基金会环境管理项目主任刘欣感谢各位专家和与会代表的积极参与和贡献,并强调了跨界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他希望北大碳中和研究院能够继续发挥学科优势,推动可再生能源、能效提升与臭氧改善的协同发展。

部分参会嘉宾合影

信息来源: 北大碳中和研究院

上一篇:北京大学召开本科审核评估工作动员会 下一篇:北京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培训课程“互动式教学”开讲

相关产品

你可能也喜欢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电话:13817525788 021-36334717
021-36334727

邮箱:dinbon@163.com

售后:021-55158775

邮箱:dinbon@163.com

扫码关注公众号

顶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