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与智能制造融合发展论坛在哈尔滨举行
2025-08-16 07:238月3日,低空经济与智能制造融合发展论坛在哈尔滨举行。论坛汇聚了来自政产学研各界的杰出代表,共同探讨低空经济领域的最新成果与未来趋势,为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用航空与飞行学院副院长、南航国际创新港城市空中交通研究院院长张洪海,南京市交通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奚晖作为特邀演讲嘉宾,与集团副总经理沈阳先后分享解读了数智时代“智造+低空”融合发展的南京方案。
张洪海围绕“场景驱动、安全为先:城市空中交通体系建设的实战探索”这一主题,分享了城市空中交通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和发展路径,提出低空经济稳健发展“四四”总体解决思路,即“制造+基建+保障+运营”四大板块、“场景+科技+资本+机制”四轮驱动、“边规划+边示范+边完善+边迭代”四边路径、“大众化+常态化+差异化+市场化”四化目标。
张洪海分享了南京市六合低空经济总部经济示范区构建科技引领、创新赋能、人才驱动、集群发展的实践经验,解读了南航“一校四区一港”内部低空运输快线网络及载货载人无人驾驶智能运输系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南京市六合区共建了国际创新港城市空中交通研究院,围绕低空新基建、低空空管服务、低空物流配送、低空交通出行等重点方向,开展体系规划设计、技术集成攻关、系统装备研制、标准规范编制、示范推广应用等工作。
“研究院既是一个科研机构,也是一家孵化企业,更像一个试验场,可以将研究、试验、应用、市场等各方资源聚在一起,激发创新合力。”张洪海介绍,研究院已孵化应用10多项专利技术,突破了低空空域精细管理、流量智能监控、风险评估管控等业内难题,服务近百家低空飞行用户。研究院研发的低空数智空管服务云平台能够为南京低空区域内所有飞行器提供安全、有序、高效的服务,已实现从飞行计划快审到动态管控的全流程闭环,可日均保障 5 万架次飞行,真正实现低空飞行“看得见、管得好”。
张洪海还分享了研究院牵头构建的政产学研金服用“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赢”的开放合作模式。在今年3月,新华网人工智能产业赋能底座“低空经济高价值数据创新中心”签约发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创新港城市空中交通研究院不仅贡献了南京方案,还正与新华网生态平台共建新华网空天地感知智能与低空经济联合实验室、低空经济高价值数据创新中心有望成为引领国内低空经济发展的“中国样本”。
南京正充分把握发展机遇,将低空经济作为服务国家战略、提升城市能级的重要抓手。全市获批空域达132个片区、2056平方公里,实现行政区全覆盖,空域开发利用率位居全国前列。南京已汇聚低空340余家链上企业,形成完整产业矩阵;53所高校与61家科研院所构建起全国低空科技创新策源地。
南航国际创新港将秉持创新、融合、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持续深化校地企合作,充分发挥各方资源优势,系统推进创新港高质量建设发展,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贡献更多南航力量!
来源:国际创新港建设管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