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企业博客 > 职教新闻 > 北京大学召开数据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工作座谈会

北京大学召开数据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工作座谈会

2025-11-10 07:14

2025年11月3日,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与社会科学部联合举办数据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工作座谈会。本次座谈会紧扣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聚焦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人文社科成果转化及产学研联动,是落实北京大学2025年“科技创新年”战略、涵育一流科创生态的系列举措。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顾昕,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管理处处长李春玲,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主任黄显智,副主任刘倩、高烨、朱禾,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通信发明审查部网络二处副处长白坦(国知局派驻北京大学知识产权专员)等校外专家学者,与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部长姚卫浩、社会科学部副部长郭琳及校内相关院系学者代表共同参会。座谈会由科技开发部副部长王阿乐主持。

座谈会现场

姚卫浩表示,学校近年来构建了覆盖专利、商标、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著作权的全类型知识产权制度体系,通过校内外协同机制,实现了“披露-创造-保护-运用”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逐步健全了“一门式”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在数据知识产权实践方面,2025年上半年,科技开发部成立专项工作小组针对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历史数据知识图谱”的保护与转化运用需求,在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指导下,获得北京市高校首份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有效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转化,为学校文科科研成果转化注入新动能。

李春玲从政策与制度创新角度系统回顾了北京市数据知识产权试点工作历程,介绍了北京市数据知识产权试点工作的实践成效,重点阐述了“数据知识产权”定义的论证依据和试点过程中形成的“登记-交易-保护”全链条服务模式。她指出,在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系统、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系统、北京互联网法院天平链“三链贯通”机制的支撑下,北京市数据知识产权的登记、转让及质押融资等工作均稳步推进,为全国数据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与推广积累了宝贵经验。

顾昕从政策制订角度出发,分析了数据知识产权制度的核心逻辑,强调了数据知识产权为解决数据利用中缺乏合法依据等问题提供了制度保障,并指出,在司法实践中,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可作为财产权益的初步证据。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常务副院长杨明则从转化交易角度指出,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虽具初步证据效力,但仍需关注价值评估、侵权认定等潜在挑战,建议同步建立数据来源合规、隐私脱敏等审查机制,以降低法律风险。

黄显智详细介绍了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职能和六大核心业务,并表示将与北京大学加强全方位的合作交流,为高校知识产权工作全流程提供系统支持。座谈会现场,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受理部干部陈晨和快速维权部负责人樊妍洁就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的操作流程和审查要点进行现场培训并提供咨询服务。

交流环节,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陈明、艺术学院院长李洋、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吴杰伟、人口研究所副所长张蕾、历史学系副主任陈捷、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刘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教授张俊妮、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副主任丁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长聘副教授吴文等多位学者与校外知识产权专家就数据知识产权的登记确权流程、保护应对方案、风险防范措施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在加强数据合规审查与推动跨学科数据汇聚等方面达成共识。

目前,数据知识产权已成为北大“新文科”建设重要支点。科技开发部将以此次座谈会为新起点,配合社会科学部等相关部门,推动跨学科数据汇聚,为全校文科公共数据平台建设提供支持,同时持续深化与政府部门、专业机构协同,加快构建数据知识产权保护与运营体系,为国家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贡献“北大力量”。
信息来源: 北大科技开发部

上一篇:“智动未来”内地与香港高校体育运动与健康学术交流活动举行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产品

你可能也喜欢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电话:13817525788 021-36334717
021-36334727

邮箱:dinbon@163.com

售后:021-55158775

邮箱:dinbon@163.com

扫码关注公众号

顶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