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图片

产品分类

新闻动态
主页 > 新闻动态 > 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应知应会手册
2025-05-11 08:12

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应知应会手册

什么是新一轮的审核评估?
  高等教育评估是我国一项持续进行四十年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依据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对普通本科高校进行的一项评估制度。该制度作为政府依法管理高等教育质量、督促高校贯彻国家各项教育政策的综合性管理手段,是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一轮审核评估是相对于2013年至2018年组织实施的上一轮审核评估而言的。2021年1月21日,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教督〔2021〕1号,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启动“新一轮审核评估”。新一轮审核评估不是另起炉灶,而是上轮审核评估的延续、改进与升级。新一轮审核评估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评估导向的变化。新一轮审核评估强调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二是评估内涵的变化。新一轮审核评估由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变为本科教育教学评估,突出教育与教学的有机结合。
  三是评估类型的变化。新一轮审核评估采取柔性分类的方法,提供两类四种评估指标体系供高校自主选择。
  四是评估方法的变化。新一轮审核评估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等方式,为学校诊断把脉。
  五是评估功能的变化。新一轮审核评估强化评估结果的使用和督导复查,为高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为什么要开展新一轮审核评估?
  启动新一轮审核评估主要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教育评价改革重要任务。
  2020年,中央出台《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改进本科教育教学评估,推进高校分类评价”“加强和改进教育评估监测”。立足时代、面向未来,统筹谋划新一轮审核评估,对落实中央教育评价改革要求,引导高校坚定正确办学方向、抓实人才培养质量“最后一公里”具有重要作用。
  二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高等教育评估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所规定的法定职责,是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十年实践证明,评估对推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保证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是切实改进国内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工作。
  上一轮审核评估在引导高校“强内涵、促特色”方面作用明显,评估的理念和标准已在教育界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并已成为高等教育评估领域的标志性品牌,并在国际上产生积极影响。然而,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评估推动高校建立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力度不够、评估分类不明确、评估结果刚性不强、评估整改乏力等不足,因此,迫切需要在继承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对审核评估工作进行创新和改革。
  四是顺应国际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评估已经成为国际高等教育治理的重要手段。世界主要国家都在积极运用评估改善高校教育教学,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普遍建立起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法律法规体系和制度体系,开展课程质量评估、专业质量认证、院校评估、教学评价、科研评估等质量评估工作。
  新一轮审核评估指导思想是什么?
  新一轮审核评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决破除“五唯”顽瘴痼疾,扭转不科学教育评价导向,确保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推进评估分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推动高校积极构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大学质量文化,建立健全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引导高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一轮审核评估基本原则是什么?
  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推进改革、坚持分类指导、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方法创新。
  新一轮审核评估工作方针是什么?
  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
  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工作目标是什么?
  新一轮审核评估把“一根本、两突出、三强化、五个度”作为评估的共同愿景和价值追求。
  一根本:
  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根本标准。
  两突出:
  即突出“以本为本”,确保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突出“四个回归”,落实“三个不合格”“八个首先”有关要求,引导高校“五育”并举倾心培养时代新人。
  三强化:
  即以学生发展为本位,强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推动人才培养范式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
  五个度:
  即学校人才培养效果与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教师和教学资源的保障度;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新一轮审核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及特点有哪些?
  评估指标体系分为两类四种方案,第一类设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2个、审核重点38个;第二类设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27个、审核重点78个。具体特点如下:
  一是分层分类设计指标体系。
  第一类评估少而精,适用于具有世界一流办学目标、一流师资队伍和育人平台,培养一流拔尖创新人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高校。第二类评估量大面广,细分为3种,分别适用于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的高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高校、首次参加审核评估的高校。
  二是突出本科教育教学关键点。
  设置思想政治教育、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生师比、生均课程门数、优势特色专业、学位论文(毕业设计)指导、学生管理与服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毕业生发展、用人单位满意度等审核重点,推动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三是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结合。
  指标体系注重兜底线、促发展,既体现国家意志,又给学校留足发展空间。模块化设计定性指标,首次设置统一必选项、类型必选项、特色可选项、首评限选项,由高校根据要求和办学实际自主选择。增加定量指标,设置必选项和可选项,必选项对标国家底线要求,可选项引导高校办出特色和水平。
  四是监督高校办学“红线”问题。
  增设教师、学生出现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等负面问题能否及时发现和妥当处置情况,教材选用工作出现负面问题的处理情况等“负面清单”,加强对思政教育成效的审核评估。
  新一轮审核评估有哪些程序?
  新一轮审核评估程序包括评估申请、学校自评、专家评审、反馈结论、限期整改、督导复查等六个部分。
  专家线上评估时长一般多久?入校评估考察通常需要几天?
  线上评估一般为2-4周,期间专家通过线上阅读自评报告及其相关材料,听课,调阅课程教学大纲、试卷、毕业论文(设计)等,与学生、教师、管理人员、部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访谈,对参评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全貌”进行全方位审核,查找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形成个人线上评估意见与问题清单,梳理、整理问题清单并确定需要入校深入考察的问题。
  专家入校评估时间2-4天,首次参加审核评估的学校原则上4天。
  审核评估专家常用的考察方法有哪些?
  专家常用的考察方法有6种:深度访谈、听课看课、走访考察、文案审阅、问题诊断、沟通交流。
  深度访谈
  访谈形式以一对一访谈为主,访谈对象包括校领导、中层干部、教师、学生、用人单位以及离退休人员,访谈内容主要围绕“五个度”进行。
  听课看课
  目的是实地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教学状态,学生的听课状态,教材的选用,师生互动情况,实验情况,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情况及效果。听课看课的方式、时间由专家灵活掌握,重点考察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教学内容科学性、教学方法有效性、学生参与度及实际教学效果等。
  走访考察
  校内外“走访”是指对校内教学单位、职能部门,校外教学实习基地、用人单位的考察,着重看学校的中层、基层是如何做的,效果如何,是否能与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相适应,人才培养质量是否有保障,是否满足学生成人、成才的需要。“考察”特指专家对学校的教学条件(教室、实验实训室、图书馆、体育场馆、网络中心等)能否满足教学基本要求和课堂教学改革需要;食堂、宿舍等学生生活设施能否满足学生生活需要进行的考察。专家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考察场所。
  文案审阅
  专家对教学文档、支撑材料、毕业论文(设计)、试卷、人才培养方案等材料进行查阅,每位专家须调阅2个以上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不少于3门课程的试卷和试卷分析报告;对于毕业论文(设计)的查阅,主要考察选题来源、结合社会实际选题比例、指导教师资格和指导质量、答辩过程和环节、过程管理、论文质量等;对于试卷则是重点查阅试卷的出题质量、试卷分析、成绩是否呈正态分布等方面,以反映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教学水平。
  问题诊断
  一是对多种相关信息相互印证的兼听并收法;二是考察一个专业(院系)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主线贯穿法;三是对薄弱方面多渠道检验的弱项核实法;四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上下贯通法。
  沟通交流
  针对不同的人员采用不同的交流方式和交流内容。做好与同组专家的沟通和交流,共享考察结果,增加考察信息量。
  新一轮审核评估中的“1+3+3”报告是什么?
  新一轮审核评估以立体多维的视角全面客观地评价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探索建立了以《自评报告》为主体,以《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在校生学习体验调查报告》《教师教学体验调查报告》3份过程性报告和《本科生就业数据分析报告》《本科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用人单位跟踪调查报告》3份结果性报告为两翼的“1+3+3”多维立体评价体系,为高校和评估专家提供更加丰富的评估依据,从学校、教师、在校生、毕业生、用人单位等多元多维视角更加全面客观系统地呈现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情况,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探索建立起“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联动的质量“闭环”评价反馈和持续改进机制,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引导学校促进教师投入教学,提升学生学习体验。
  《自评报告》是学校在评建工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审核评估指标,阐述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改革建设和人才培养成效,形成的反映评建结果的写实性报告。
  《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是教育部评估中心以国家数据平台每年采集的本科教育教学数据为基础编制形成的报告,增加呈现学校连续三年的状态数据,同时提供三类八种常模,供参评高校自主选择、个性定制常模作对比分析,旨在帮助学校精准对标,科学决策,帮助评估专家从数据变化中查找学校工作中的亮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校生学习体验调查报告》《教师教学体验调查报告》是面向参评高校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梳理形成的数据报告,聚焦影响本科教育教学和质量保障的过程性关键要素,从一线师生的视角检视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情况,形成与《自评报告》的印证比照,为专家评估提供佐证参考,为高校持续改进指引方向。
  《本科生就业数据分析报告》由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从“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中提取数据进行分析,量化反映学校本科生就业整体情况,对高校就业工作进行常态监测。
  《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用人单位跟踪调查报告》分别从毕业生、用人单位角度量化反映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是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的外部评价结果。
  新一轮审核评估倡导“质量共同体”理念的初衷和用意是什么?
  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宗旨是“对国家负责、为学校服务”,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既保证对国家负责,守好底线,又体现为学校服务,旨在引导督促高校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本科人才培养规律,聚焦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从本质上看,新一轮审核评估不是要给高校评出“优良中差”、划分等级,而是通过评估机构、评估专家对学校进行“会诊”,当好“医生”和“教练”,发现学校真正的闪光点和存在的问题,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
  新一轮审核评估倡导“质量共同体”理念,强调为高校服务而非“猫鼠游戏”,参评高校、评估专家、评估机构形成一个质量共同体,围绕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同题共答,共同研究推进,这就要求学校以“平常心、正常态”看待评估,变“要我评”为“我要评”,坚持问题导向,直面自身短板,深挖影响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因素,形成高质量“问题清单”。学校可就自评和他评中提出的问题与评估专家互动、研讨,共商持续改进提升之策。

来源:西南名族大学
产品列表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