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是属于那种行业呢?是特种设备吗?
电梯的定义为:用电力拖动的轿厢运行于铅垂的或倾斜不大于15°的两列刚性导轨之间运送乘客或货物的固定设备。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
根据建筑的高度、用途及客流量(或物流量)的不同,而设置不同类型的电梯。目前电梯的基本分类方法大致如下。
1 按用途分类
1.1 乘客电梯, 为运送乘客设计的电梯,要求有完善的安全设施以及一定的轿内装饰。
1.2 载货电梯, 主要为运送货物而设计, 通常有人伴随的电梯。
1.3 医用电梯, 为运送病床、担架、医用车而设计的电梯,轿厢具有长而窄的特点。
1.4 杂物电梯, 供图书馆、办公楼、饭店运送图书、文件、食品等设计的电梯。
1.5 观光电梯, 轿厢壁透明,供乘客观光用的电梯。
1.6 车辆电梯, 用作装运车辆的电梯。
1.7 船舶电梯, 船舶上使用的电梯。
1.8 建筑施工电梯, 建筑施工与维修用的电梯。
1.9 其它类型的电梯,除上述常用电梯外,还有些特殊用途的电梯,如冷库电梯、防爆电梯、矿井电梯、电站电梯、消防员用电梯等。
2 按驱动方式分类
2.1 交流电梯,用交流感应电动机作为驱动力的电梯。根据拖动方式又可分为交流单速、交流双速、交流调压调速、交流变压变频调速等。
2.2 直流电梯,用直流电动机作为驱动力的电梯。这类电梯的额定速度一般在2.00m/s以上。
2.3 液压电梯,一般利用电动泵驱动液体流动,由柱塞使轿厢升降的电梯。
2.4 齿轮齿条电梯, 将导轨加工成齿条,轿厢装上与齿条啮合的齿轮,电动机带动齿轮旋转使轿厢升降的电梯。
2.5 螺杆式电梯, 将直顶式电梯的柱塞加工成矩形螺纹,再将带有推力轴承的大螺母安装于油缸顶,然后通过电机经减速机(或皮带)带动螺母旋转,从而使螺杆顶升轿厢上升或下降的电梯。
2.6 直线电机驱动的电梯,其动力源是直线电机。
电梯问世初期,曾用蒸汽机、内燃机作为动力直接驱动电梯,现已基本绝迹。
3 按速度分类
电梯无严格的速度分类,我国习惯上按下述方法分类。
3.1 低速梯,常指低于1.00m/s速度的电梯。
3.2 中速梯,常指速度在1.00~2.00m/s的电梯。
3.3 高速梯,常指速度大于2.00m/s的电梯。
3.4 超高速,速度超过5.00m/s的电梯。
随着电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梯速度越来越高,区别高、中、低速电梯的速度限值也在相应地提高。
4 按电梯有无司机分类
4.1 有司机电梯,电梯的运行方式由专职司机操纵来完成。
4.2 无司机电梯,乘客进入电梯轿厢,按下操纵盘上所需要去的层楼按钮,电梯自动运行到达目的层楼,这类电梯一般具有集选功能。
4.3 有/无司机电梯,这类电梯可变换控制电路,平时由乘客操纵,如遇客流量大或必要时改由司机操纵。
5 按操纵控制方式分类
5.1 手柄开关操纵,电梯司机在轿厢内控制操纵盘手柄开关,实现电梯的起动、上升、下降、平层、停止的运行状态。
5.2 按钮控制电梯:是一种简单的自动控制电梯,具有自动平层功能,常见有轿外按钮控制、轿内按钮控制两种控制方式。
5.3 信号控制电梯,这是一种自动控制程度较高的有司机电梯。除具有自动平层,自动开门功能外,尚具有轿厢命令登记,层站召唤登记,自动停层,顺向截停和自动换向等功能。
5.4 集选控制电梯,是一种在信号控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全自动控制的电梯,与信号控制的主要区别在于能实现无司机操纵。
5.5 并联控制电梯,2~3台电梯的控制线路并联起来进行逻辑控制,共用层站外召唤按钮,电梯本身都具有集选功能。
5.6 群控电梯,是用微机控制和统一调度多台集中并列的电梯。群控有梯群的程序控制、梯群智能控制等形式。
6 其它分类方式
6.1 按机房位置分类,则有机房在井道顶部的(上机房)电梯、机房在井道底部旁侧的(下机房)电梯,以及有机房在井道内部的(无机房)电梯。
6.2 按轿厢尺寸分类,则经常使用“小型”、“超大型”等抽象词汇表示。
此外,还有双层轿厢电梯等。
7 特殊电梯
7.1 斜行电梯,轿厢在倾斜的井道中沿着倾斜的导轨运行,是集观光和运输于一体的输送设备。特别是由于土地紧张而将住宅移至山区后,斜行电梯发展迅速。
7.2 立体停车场用电梯,根据不同的停车场可选配不同类型的电梯。
7.3 建筑施工电梯,是一种采用齿轮齿条啮合方式(包括销齿传动与链传动,或采用钢丝绳提升),使吊笼作垂直或倾斜运动的机械,用以输送人员或物料,主要应用于建筑施工与维修。它还可以作为仓库、码头、船坞、高塔、高烟囱的长期使用的垂直运输机械 。
DB-7DT 四层透明教学电梯模型
上海顶邦公司生产的透明电梯模型是为了配合大中专院校、技校、职校、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及电梯维修物业管理部门等单位的有关电梯专业和工业自动化专业课程,使更多的人能够更好地了解电梯、使用电梯,培养出更多的电梯专业人才,适应电梯行业的发展。我公司经过深入探索研究, 在原永磁感应器型的基础上终于研制成功旋转编码器型透明仿真教学电梯。采用旋转编码器提高了电梯的智能化水平,优化了线路,更有利于学生对PLC的了解与学习。如:怎样通过PLC的高速计数端口采集信号进行编程等。并根据实际情况,将电梯的工作电压由原380V 改为220V。这样,更加方便了广大师生对电梯的操作使用。
透明电梯模型是根据最常见的升降式电梯结构,采用透明有机材料制成,其结构与实际电梯完全相同,且几乎具备实际电梯的全部功能。事实上可以把它看作是小型化了的电梯。由于其几乎所有部件均是采用透明有机材料,因此便于观察、了解整个电梯结构。同时,电梯运行过程中的每个动作也一目了然,还可以反复实际动手操作。使学生能够更直观、透彻地了解、掌握电梯的结构及其动作原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特别适合于教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产生活的需要,城市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与此相应,作为一种可以垂直升降运输的工具-电梯也得到迅猛的发展。现在,电梯已完全融入我们的生活、工作及学习中,人们越来越离不开它。因此,它的安全可靠性、迅速准确性、舒适性,对人们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为了确保电梯正常运行、安全使用,一般电梯都有专业的维修管理人员。他们必须对电梯原理、性能、特点、控制、运行要全面认识和掌握,才能做到对电梯的正确使用、管理及维护。根据我国有关部门的规定,电梯作业属于特种作业,其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经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合格后,发给《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操作。同时,对电梯操作人员定期考核,让他们定期参加安全技术学习,扎扎实实地做好电梯维护和保养工作。才能使人们平安长久的使用电梯。
透明电梯模型的电气控制系统采用进口可编程控制器(PLC日本三菱)进行智能控制和变频(VVVF日本安川)调压调速调频驱动,其部件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功能与实际电梯完全一样,并具有安全钳限速器,超速安全保护系统。电梯模型、教学电梯模型为了便于教学,电梯模型大部分部件均是采用透明有机材料制成,使得电梯的内部结构一目了然;同时,电梯的运行过程,以及每个动作都十分明了,且可以反复实际动手操作。使学生能够很直观、透彻地了解、掌握电梯的结构及其动作原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解决了以往电梯教学中单纯理论的教学方式或是参观实际电梯时所带来的不安全,无法全面了解其内部结构及运行过程等实际问题。
此外,透明电梯模型的软硬件均采用开放式结构,因此,院校也可以利用此套装置进行二次开发研究。如:1.群控电梯(统一调度多台集中并列的电梯);2.并联控制电梯(2-3台电梯的控制线路并联,进行逻辑控制,共用层站外召唤按钮);3.集选控制电梯;4.信号控制电梯,等等。




二、电梯的基本结构
1. 机房部分:
包括曳引机、制动器、限速器、曳引 轮、导向轮或复绕轮、手动盘车轮、控制柜、电源开关、轿厢照明开关、井道照明开关。
2. 进道部分:
轿厢、轿厢导轨、对重导轨、对重架、 缓冲器、限位开关、极限开关、控制电缆、承行电缆线、限速器钢丝绳张紧装
3. 轿厢部分:
轿厢、安全钳、导靴、自动开关门机、 平层装置、操纵箱、轿厢内指令按钮、 指层灯、轿厢照明、轿厢内检修盒及轿 门组合而成。
4. 层门部件:
厅门、召唤按钮箱、楼层显示器、门机 械锁、 电气联锁装置。
三、电梯的基本功能
A. 超速安全保护系统
当电梯发生意外事故时,轿厢超速或高速下滑(如钢丝绳折断,轿顶滑轮脱离,曳引机蜗轮蜗杆合失灵,电机下降转速过高等原因)。这时,限速器就会紧急制动,通过安全钢索及连杆机构,带动安全钳动作,使轿厢卡在导轨上而不会下落。
B. 轿厢、对重用弹簧缓冲装置
缓冲器是电梯极限位置的安全装置,当电梯因故障,造成轿厢或对重蹲底或冲顶时(极限开关保护失效),轿厢或对重撞击弹簧缓冲器,由缓冲器吸收电梯的能量,从而使轿厢或对重安全减速直至停止。
C. 上、下限位开关:
在电梯井道的上、下端部安装此开关,并且安装在上、下极限开关之内,起目的在于保护较箱不超出此范围,如果超出上限位或下限位,则电机自动停止,不在工作,跟上、下极限开关区分在于此开关不会掉电。
D. 厅门自动闭合装置
电梯层门的开与关,是通过装在轿门上的门刀片来实现的。每个层门都装有一把门锁。层门关闭后,门锁的机械锁钩啮合,此时电梯才能启动运行。
E. 层门连锁开关:
当所有层的门都关闭时,电梯可以升降,若有一层的层门开着,电梯即不能运行。
F. 终端极限开关安全保护系统
在电梯井道的顶层及底层装有终端极限开关。当电梯因故障失控,轿厢发生冲顶或蹲底时,终端极限开关动作,发出报警信号并切断控制电路,使轿厢停止运行。
四、主要技术参数
1. 输入电压:AC 220±7% 50HZ
2. 外型尺寸:宽1100mm×深900mm×高2200mm
3. 层站形式:客梯(四层四站四门)
4. 控制方式:可编程控制器(PLC)调压调速调频(VVVF)集选控制。
5. 结构形式:四层站
6. 可编程控制器(PLC):
型 号:松下AFPX-60R-F
输入电压:AC 220V 50HZ
输入输出点数:60点
输出方式:继电器输出
7. 变频调速器:
型 号:三菱FR-D720S-0.4
输入电压:AC 220V 60HZ
额定电流:2.5A
功 率:0.4KW
8. 曳引机:
速比:30 :1
模数:1.5(蜗轮减速器)
9. 拖动电机:
型号:JW5622
电压:AC 220V 50HZ
功率:180W
转速:2800r/min
10、电梯外框材料:采用工业铝材
11、电梯底座材料:采用1.2mm厚冷轧板制作,焊接而成,采用静电喷塑美观大方。
12、电梯底部装有万向轮方便移动
13、显示屏:液晶显示
14、配套电梯多媒体教学系统(9合一)(投标时需提供教学系统,未提供者取消投标资格),适应所有的教材,内容丰富并可随意调取。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老师讲课的工作量。内容分别是:1、电梯的基础知识;2、电梯结构配置;3、电梯电气信号和控制电路的功能分析及故障诊断;4、电梯设备保养;5、电梯的安全操作规范;6、电梯的调试技术与故障排除;7、电梯安全教育课件;8、电梯安全使用;9、电梯盘车应急救援。
五、实训项目
1、电梯电器元件的认识
2、电梯盘面布置实训
3、电器安装实训
4、电气原理设计实训
5、电气布线实训
6、轿内呼梯选层实训
7、轿外呼梯实训
8、电梯加速与减速的速度控制实训
9、电梯平层控制的实训
10、轿厢内开门、关门控制实训
11、桥内检修实训
12、终端限位保护装置实训
13、信号指示系统实训
14、轿厢照明控制实训
15、电梯控制系统实训
16、电梯控制程序编写实训
17、电梯程序运行与调试实训
18、电梯闭环控制实训
19、层楼显示实训
20、BCD码实训
21、层楼显示实训
22、独立运行实训
23、主层停靠实训
24、高峰控制实训
25、闲时控制实训
26、电机抱闸调整实训
27、编码器安装实训
28、编码器与变频器连接实训
透明仿真教学电梯故障设置清单
| 序号 | 故障现象 | 故障原因分析 | 对应PLC I / O口 |
| GZ01 | 电梯关门后,不能启动发车 | 电梯“手动/自动”转换开关故障:开关损坏或相应线路断开 | XC |
| GZ05 | 三楼向上无法选层,即不响应上行呼梯指令 | 三楼上行呼梯按钮故障:按钮失灵或相应线路接触不良断开 | X7 |
| GZ07 | 电梯警铃长鸣,电梯停止运行 | 电梯限速开关故障:开关损坏或线路脱落断开 | X30 |
| GZ08 | 电梯不能运行,电机有嗡嗡声但不转动 | 制动器抱闸不能打开,制动器电磁铁线圈烧坏或线路脱落断开 | |
| GZ09 | 电梯所有显示均熄灭,开门电机不响应开门指令 | 直流12V电源板烧掉或无输出,或输出线路断开 | |
| GZ10 | 电梯无法关门 | 关门继电器坏,或关门输出Y37对应线路断开 | Y37 |
| GZ12 | 轿厢内无法选层(三楼) | 对应选层按钮损坏或相应线路接触不良或脱落 | X12 |
| GZ13 | 三楼无呼梯停层信号,该层总停车平层 | 轿内三楼选层按钮故障:按钮短接 | X12 |
| GZ14 | 电梯不能手动开门 | 开门按钮失效或中间连接线路脱落断开 | X4 |
| GZ15 | 电梯不能手动关门 | 关门按钮失效或中间连接线路脱落断开 | X5 |
| GZ16 | 电梯上行时三楼总停层 | 三楼厅外上选层按钮故障:短接 | X7 |
| GZ18 | 电梯轿门关门夹人后,门不能立即自动打开 | 安全触板保护失效,触板开关故障或相应连接线路有断开现象 | X31 |
| GZ19 | 所有楼层指示不正确 | 指示输出有故障:Y6或Y7输出线路短接或断开 | Y6 |
| GZ20 | 电梯不能下降运行 | 下降输出YD对应线路断开 | YD |
| GZ21 | 电梯不能上升运行 | 上升输出YC对应线路断开 | YC |
| GZ22 | 电梯不能开门 | 开门继电器坏或开门输出Y36对应线路断开 | Y36 |
| GZ23 | 电梯不能关门 | 开门限位开关没有动作或相应线路断开 | X16 |
| GZ24 | 轿门不响应开门指令 | 开门限位开关短接 | X16 |
| GZ25 | 轿门不响应关闭(关到位后又马上打开) | 关门限位开关不动作或相应线路断开 | X17 |
| GZ26 | 轿厢开门后不能自动关门 | 关门限位开关短接 | X17 |
| GZ27 | 电梯不响应关门指令 | 关门继电器坏或安全触板开关短接 | X31 |
| GZ28 | 轿门开门后不能关门 | 力矩开关动作(短接) | X32 |
| GZ29 | 所有按钮均不响应,且报警器长鸣 | PLC输入电源线路故障 | 24() |
六、透明仿真教学电梯配置清单(PLC 可以选择 三菱 松下 西门子)
| 序号 | 名 称 | 单位 | 数量 | 备 注 |
| 1 | 电梯井道 | 台 | 1 | |
| 2 | 电梯底座 | 台 | 1 | |
| 3 | 松下AFPX-60R-F系列可编程控制器 | 个 | 1 | 安装在电气控制板上 |
| 4 | 三菱FR-D720S变频器 | 只 | 1 | 安装在电气控制板上 |
| 5 | 到层提示电铃 | 个 | 1 | 安装在电气控制板上 |
| 6 | 曳引电动机 | 台 | 1 | 安装在电梯架顶部 |
| 7 | 蜗轮减速器(15 :1) | 台 | 1 | 安装在电梯架顶部 |
| 8 | 连轴器 | 只 | 1 | 安装在电梯架顶部 |
| 9 | 电磁制动器 | 只 | 1 | 安装在电梯架顶部 |
| 10 | 曳引轮 | 只 | 1 | 安装在电梯架顶部 |
| 11 | 导向轮 | 只 | 2 | 安装在电梯架顶部 |
| 12 | 限速器 | 只 | 1 | 安装在电梯架顶部 |
| 13 | 旋转编码器 | 只 | 1 | 安装在电梯架顶部 |
| 14 | 导轨 | 条 | 4 | 安装在井道上 |
| 15 | 对重装置 | 个 | 1 | 安装在导轨上 |
| 16 | 重块 | 块 | 5 | 放在底盘包装箱内 |
| 17 | 弹簧缓冲器 | 只 | 2 | 安装在电梯底座上 |
| 18 | 纲丝索 | 根 | 7 | 安装在井道中 |
| 19 | 限速器钢索张紧装置(重块) | 个 | 1 | 安装在电梯底座上 |
| 20 | 超载装置 | 套 | 1 | 安装在轿厢顶部 |
| 21 | 随行电缆 | 条 | 1 | 安装在井道中 |
| 22 | 永磁感应器 | 只 | 1 | 安装在井道中 |
| 23 | 楼层召唤盒 | 块 | 4 | 安装在各楼层外部 |
| 24 | 轿厢内操纵盒 | 块 | 1 | 安装在电梯底座外部 |
| 25 | 楼层显示屏 | 个 | 5 | 安装在各楼层及底座外部 |
| 26 | 层门机构 | 扇 | 4 | 安装在各楼层外部 |
| 27 | 轿厢 | 只 | 1 | 安装在导轨上 |
| 28 | 安全钳 | 对 | 2 | 安装在轿厢架底部 |
| 29 | 导靴 | 只 | 2 | 安装在轿厢架顶部 |
| 30 | 门机装置 | 套 | 1 | 安装在轿厢上 |
| 31 | 照明灯 | 只 | 2 | 安装在轿厢一侧 |
| 32 | 风扇 | 只 | 1 | 安装在轿厢背部 |
| 33 | 电气控制板 | 块 | 1 | 安装在电梯架一侧 |
| 34 | 报警蜂鸣器 | 只 | 1 | 安装在电气控制板上 |
| 35 | 到站钟铃 | 只 | 1 | 安装在电气控制板上 |
| 36 | DC 12V电源板 | 块 | 1 | 安装在电气控制板上 |
| 37 | 故障设置板 | 块 | 1 | 安装在电气控制板上 |
| 38 | 交流接触器 | 只 | 1 | 安装在电气控制板上 |
| 39 | 漏电脱扣器 | 只 | 1 | 安装在电气控制板上 |
| 40 | 接线板 | 块 | 1 | 安装在电气控制板上 |
| 41 | 极限开关(上、下) | 只 | 2 | 安装在井道上、下部 |
| 42 | 尖嘴钳 | 只 | 1 | 工具包内 |
| 43 | 十字螺丝刀Φ4 | 只 | 2 | 工具包内 |
| 44 | 502胶水 | 瓶 | 1 | 工具包内 |
| 45 | 常用螺钉 | 枚 | 若干 | 工具包内 |
| 46 | 微动开关 | 只 | 4 | 工具包内 |
| 47 | 松下专用通讯电缆 | 套 | 1 | 工具包内 |
| 48 | 松下PLC专用编程光盘 | 碟 | 1 | 内含编程软件及参考程序 |
| 49 | 变频器使用手册 | 册 | 1 | 工具包内 |
| 50 | 教学电梯使用说明书 | 册 | 1 | 工具包内 |
有齿轮曳引机结构图层门机构

电磁制动器、联轴器

层门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