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创建于1896年,前身是北洋官铁路局创办的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1900年,由于八国联军入侵,学堂被迫停办。1905年,学堂在唐山复校,改名为唐山铁路学堂。1906年,增设矿科,更名为山海关内外路矿学堂。1908年,学堂由清政府邮传部直辖,更名为邮传部唐山路矿学堂。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清政府的邮传部被民国政府交通部取代,学堂归交通部直辖,学校更名为交通部唐山铁路学校。1913年,学校奉教育部、交通部令,更名为唐山工业专门学校。1921年,北洋政府交通部组建交通大学,总部设在北京,下设北京、唐山、上海三个学校。我校更名为交通大学唐山学校。1922年,交通部改组交通大学,下设唐山大学和南洋大学,学校更名为交通部唐山大学。1928年2月,北洋政府交通部指令唐山大学改名唐山交通大学。同年6月,国民政府宣布南北统一,唐山交通大学改称第二交通大学。同年,交通部重组交通大学,总部在上海。我校更名为交通大学唐山土木工程学院。同年10月,国民政府设立铁道部,我校暂归铁道部直辖。11月,交通大学移归铁道部后,交通大学改称铁道部交通大学,下设上海本部、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和唐山工程学院,学校更名为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
1937年“七七事变”后,我校校园被日军占领。在全校师生、校友的努力下,学校于年底在湖南湘潭复校。1938年3月,教育部指令,交通大学北平铁道管 理学院暂行并入唐山工程学院。5月,学校迁往湖南湘乡杨家滩。 1938年,武汉沦陷,举校再次被迫西迁。1939年,学校在贵州平越古城(今福泉市)复课。1941年7月,教育部下令将学校校名改为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 北平铁道管理学院。由于此校名在校内引起争议,1942年1月,教育部更改前令,组建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下设唐山工程学院和北平铁道管理学院。 1944年11月,日军攻占贵州独山,学校被迫再次迁校到四川璧山办学。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8月,接教育部令,学校更名为国立唐山工学院,归教育部直辖,迁回唐山原址办学。1949年,新中国成立,学校由中央军委铁道部接管,组建中国交通大学,本部在北京,下设唐山工学院和北京铁道管理学院,学校更名为中国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1950年8月,学校更名为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我校采矿、冶金、化工、建筑、水利、通讯等系(组)师生调整到外校,我校更名为唐山铁道学院。1964年9月,根据中共中央建设大三线的精神,铁道部决定我校迁至四川峨眉。1972年,学校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1989年学校办学主体迁至成都九里校区,2002年在成都犀浦扩建新校区,2020年与成都市合作共建成都东部(国际)校区,遂形成今日“一校、两地、四校区”的办学格局。
校庆日
每年的5月15日
校训
1928年,国民政府成立后,交通部重组交通大学,总部在上海,我校当时名为交通大学唐山土木工程学院。1930年5月2日,交通大学公布校训:“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1947年5月15日,在唐山工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建校51周年,唐山复校42周年校庆之际,我校重新确定原交通大学之校训为唐山工学院之院训。院训曰:“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学校精神
“竢实扬华”的由来:1916年春,教育部在北京举行全国高等学校作业成绩展览评比,我校以94分的优异成绩荣获全国第一名。同年12月,教育部为此除给我校颁发优等奖状外,还由教育总长范源濂特奖我校“竢实扬华”匾额一方,“竢”就是等待的意思;“实”则有三层意思,即果实、坚实、诚实和实事求是;“扬”有飞扬,传播之意;“华”有中华简称、华丽、美丽等意。四个字组合在一起,有等待果实成熟,即寓意培养出人才,同时使人才更加务实、诚实,从而扬我中华,振兴中华,复兴中华。“扬华”也有扬弃浮华、追求一种务实的、不尚虚华之意。
“自强不息”是学校在长期的颠沛流离的办学经历中总结出来的,该词语出自《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原意为,天上的日月星辰是不分昼夜、永恒运动的,所以“天”是“刚健”的,人应效法天,积极进取,永不停息。对交大来说,其中有四层意思:永不停息、知难而上、完善自我和艰苦奋斗。
“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包含有四种内涵:首先是“爱国至上、振兴中华”;其次是“严谨严格、求真务实”;再次是“爱校如家、敬业奉献”;最后是“开拓创新、艰苦奋斗”。
案例图片:
开发平台采用系统底板+核心板+扩展板的设计方法,通过选择不同的核心板和扩展板构成不同功能的开发平台。能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的性能需求。模块化的设计能使用户对系统设计有清晰的认识。
开发平台硬件资源
FPGA-4C10 FPGA核心板
核心板采用6层高精度PCB设计,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可靠。
主芯片采用Altera公司的CycloneIV系列级FPGA EP4CE10F17C8N,门电路高达100万门。
FPGA配置芯片采用EPCS16,容量高达16M BIT,擦写次数高达上万次。
提供JTAG编程模式。
核心板与系统板连接后,板载USB-Blaster电缆;只需要一根USB线就可以对核心板进行程序下载。
一路50M高速、稳定的时钟源。
一路系统复位电路。
系统电源管理模块能够提供+5V、+3.3V、+2.5V、1.2V等多种不同电压的电源输出供系统使用。
一路16M*16BIT SDRAM。
系统提供四位带LED灯的复位按键。
核心板提供与核心板其它资源不复用的130个以上的IO供用户二次开发使用。
EDA/SOPC系统板
标配854*480 24位 TFT彩色串行LCD显示。用户可更换不同规格的显示屏。
与屏配套标配电容触摸屏。
1个模拟信号发生器模块,可提供频率、幅度均可调的正弦波、三角波、方波等信号波形。
1个数字时钟输出模块,可提供24M至1HZ的数字脉冲信号。
1个8位高速并行ADC接口模块,速度高达40 Msps。
1个8位高速并行DAC接口模块速度高达33 Msps。
1个串行A/D转换接口。
1个串行D/A转换接口。
1个VGA接口模块。
1个UART串行通迅模块。
1个USB转串口设备接口。
1个Ethernet10M/100M高速接口模块。
1个SD卡接口模块
2个PS2接口模块,可以接键盘或鼠标。
1个I2C接口的E2PROM,型号为AT24C08N。
1个音频CODEC模块(喇叭、蜂鸣器可选择,音量可调节)。
1个RTC实时时钟芯片,具有时钟掉电保护、电池在线式充电功能。
12个拨动开关和12个按键开关输入。
12个发光LED显示。
1个八位七段码管显示模块。
2位静态数码管显示模块。
16x16矩阵led点阵显示模块。
4X4矩阵键输入模块
1个电压控制的直流电机和1个四相的步进电机模块。
1个数字温度传感和1个霍尔传感器模块。
HH—EXT高速接口模块。
多路电源输出(均带过流、过压保护)。
示例实验
EDA实验与电子设计竞赛实验内容:
简单的QUARTUSII实例设计
格雷码编码器的设计
含异步清零和使能的加法计数器
八位七段数码管显示电路的设计
数控分频器的设计
图形和语言混合输入电路设计
步长可变的加减计数器的设计
四位并行乘法器的设计
设计四位全加器
可控脉冲发生器的设计
基本触发器的设计
矩阵键盘显示电路的设计
16*16点阵显示实验
直流电机的测速实验
步进电机驱动控制
交通灯实验
DDS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电子音乐设计实验
PLL锁相环IP设计实验
PS2接口键盘显示实验
VGA彩条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七人表决器设计实验
四人抢答器设计实验
正负脉宽调制信号发生器设计
数字频率计的设计
多功能数字钟的设计
数字秒表的设计
出租车计费器的设计
数码锁的设计
PS2鼠标编码设计
SPI串行AD/DA转换器的设计
1602液晶显示实验
Qsys 32位处理器示例实验
最简单Qsys系统设计
PIO IP核-流水灯实验
SDRAM IP核的系统设计
SPI Flash编程实验
PIO输入-开关信号的读取实验
PIO IP核-中断
基于Timer IP核的定时器的设计
矩阵键盘与数码管显示实验
UART串口通迅实验
基于IIC的EEPROM读写实验
SDRAM读写操作实验
1602液晶显示实验
RTC实时时钟实验
串行AD/DA-SPI核
信号发生器-SPI核
1-WIRE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点阵字符显示实验
读SD卡实验
设备名称 | DB-E803 EDA/SOPC综合实验系统 | |
核心芯片 | EP4CE10F17C8N | |
工作电压 | ~220v±10%,50Hz±1Hz | |
尺寸(mm) | 420 x 290 x 130 | |
重量(kg) | <5 | |
软件版本 | QuartusII 13.0 ,NiosII SBT for Eclipse 13.0,ModelSim 13.0 | |
例程语言 | 提供Verilog,VHDL两种版本例程供用户使用 | |
附件清单 | 串口线 × 1 | USB连接线 × 1 |
网络连接线 × 1 | 电源连接线 × 1 | |
实验指导书 × 3 | 开发DVD套件 × 1 |